1. 首页
  2. 综合资讯

婚姻里90%的emo可以通过躺平解决

文|十三姐

公众号|格十三(GSSW13)

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我和很多人聊了聊关于emo这件事。

首先,我发现还是有少数人不太清楚emo到底是什么意思,那我先科普一下这个邪门的知识。

如果有人说“我emo了”,指的就是“我情绪上来了”,‌‌‌一般是负面情绪,可以理解为“我颓废了”、“我抑郁了”、“我很丧”、“我非主流”。

举个例子:

朋友:天了噜!隔壁老王的太太结婚10年竟没有做过一次家务。

我:我emo了(这里的emo=羡慕嫉妒+对老公的失望+对自己的怜悯+试图改变又无从下手的无力感)

再举个例子:

老师:小明妈妈,明天你来学校一趟,你儿子的最近的表现我要跟你谈一谈。

小明妈妈:我emo了,睡不着了,明天又是社死的一天了(这里的emo=焦虑害怕+又想拼命挽救又想原地放弃)

但由于emo没有什么标准值可参考,所以就导致一部分人“emo而不自知”,另一些人“以为自己emo其实只是脾气不好而已”,还有一些人“感觉自己只是简单emo其实已经精神分裂了”。

敲黑板:如果感觉emo到了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程度,那就要去看医生了。

其实大多数人日常小emo,都并没到达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层级。

比如我这种,平时感觉emo了喝杯奶茶都能缓解,emo既不影响我的食欲也没耽误我睡觉,所以很可惜,emo并不能减肥。

为啥会跟大家讨论emo呢?是因为前几天我听到了一件奇葩的事:

一个妈妈数年间经常被孩子的老师约谈,有一次被叫到学校训话过程中她恼羞成怒想动手打儿子,结果一失手,右手骨裂,从那之后她时常夜不能寐,情绪低沉,一听到手机响就紧张,晚上做梦都是自己被老师叫到操场上接受教育……

真是活久见啊。

PTSD,创伤后应激障碍,我还是头回听说老母亲带着带着孩子就被老师吓出这毛病来的……

我以为这是什么奇葩案例,一打听才发现,是我格局没打开,因为经常担心孩子惹事而产生严重焦虑的妈妈其实不少。

你听说过婚后“双相情感障碍”隐性基因变成显性的吗?

双相情感障碍,指患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。说白了就是时而狂躁易怒,时而抑郁消沉……(感觉是在说我)

有个朋友说她以前做过基因检测,显示她携带隐性双相基因。结果刚结婚一年,她就成显性了,娃上小学后她的显性更显了。

她把自己的症状一说,班里的其他妈妈都说:“俺也一样”。

这个世界上最不会感到孤独的应该就是已婚女人了吧,身边都是奇奇怪怪的病友,就连跟老公吵架的方式、生气的形式、想离家出走到门口买了几斤水果拎回来的怂样、被孩子气到拍桌子转身又开始自责的纠结……都像是同一个导演执导出来的。

婚姻里的emo的两大主要来源无非一是配偶,二是子女。

这两个来源的emo制造能力不相上下。

有人说最好的婚姻是棋逢对手,但他们没告诉你,万一对手下得一手烂棋,婚姻会怎么样;也有人说亲子关系是一场智慧博弈,但他们没告诉你,如果只有博弈没有智慧,亲子关系会怎么样。

现在我们亲自领教过才终于知道:会emo。

千万别以为只有女人才会emo,男人也会。比如十三姐夫,他经常在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托腮emo,觉得数学卷子上最后两道大题又做不出来令自己跌入人生低谷,想想自己才不惑之年就已然衰退至此,日后漫长光景怕是不会好到哪去,一想到即将迎来越来越凄凉的晚年,他越来越emo,不会做的题越来越多。

但女人的emo往往就不会这么具体了,我们连emo起来格局都比男人大。我们的emo想的都是:如果我离开这个家,他们爷俩能养活自己几天?

唉,emo起来,真的能把最坏的打算非常条理清晰地想一圈,但悲催的是,最后的落点却很奇葩,一般都是“明天儿子早饭吃啥”或者“我们家是不是该换条新的地毯了”。

也许婚姻靠的就是这种自我挣扎和浑浑噩噩,才能顺利度过数十年。

既然emo是大多数婚姻躲不掉的一道题,怎么解开它,就成了另一道题。

不问不知道,原来有很多人为了和emo做斗争,都正在努力学习着。

有些人笃信学习和培训,相信教育的力量;有些人则是相信通过其他行为来缓解各种emo。

有冥想的、练瑜伽的、撸铁的、读心灵鸡汤的、攀岩的、找铁子聊天的、玩烘焙的、不给娃做饭的、通过植物自愈的、听郭德纲和古龙的、念阿弥陀佛的……

更有通过花钱来缓解emo的:

但有些人的选择就一言难尽了。

他们病急乱投医,但凡心里有点不舒服就会什么都信,到处被割韭菜。

有个朋友就是因为感觉自己每天emo,想找途径疏导,于是经人介绍加入了一个所谓“能让你内心平静”的神奇的群。

这回她应该不emo了,她整个一个邪教了……

最后我们发现,以上这些都不行,它们可以暂时缓解,或者有效减少,但没法彻底解决。

其实婚姻里90%的emo可以通过躺平来解决。

躺平也分为几个维度。

第一种躺平叫“物质躺平”。

关于物质躺平,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:

这说明有很多emo是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一些所谓的“解决方案”,以为有救也就期待被救。当我们放弃这些方案,打算躺平的时候,感觉好像不emo了。

换个表述方式:“有些矫情归根到底是因为不够穷”。

第二种躺平叫“转移躺平”。

这里有个案例也非常精准:

昨天群里有个妈妈说,她家孩子有两个字总是写错,妈妈教了n遍还是不会,每次考试也都扣分,对此她感到非常emo,着急上火。后来她决定放弃了,错就错吧,反正以后都用电脑打字。从那以后,看到孩子写字她再也不手心出汗,整个人神清气爽,心胸坦荡。结果孩子的语文老师emo了。

只要我不emo,emo的就是老师……

同理,家里的好多事,只要你不干,配偶慢慢就会习惯去干。把很多事转移了,你就躺平了。你的岁月静好,总会有个人替你负重前行。

第三种躺平叫“结果躺平”。

意思就是对结果不再追求唯一性,比如有个妈妈说:“双减之后我就屡屡emo,而且是阶梯形的,宣布双减我一级emo,补习班关门我二级emo,补习班钱还没退给我,三级emo,现在拍照搜题app也没了,我四级emo……”

好家伙,要是emo有考级,中年老母一年就能通关,比谁都快。

但随后她又说了一句:“不过没有了补习班之后,孩子他爹自己给娃讲课的兴趣提升了200%,虽然他的脾气也提升了200%。一想到这个,我突然就不emo了。只要他在给娃讲题,我不管他讲的咋样,反正他不闲着,我就高兴。”

所以你看,事情的结果都可能有很多种,对任何一种都不再那么顶真之后,瞬间就不emo了。

这么多躺平方式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
但这些躺平也只能解决90%的emo,剩下的10%是给自己留后路,以便日后江湖重逢,彼此一个眼神,便知同为天涯emo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

那这10%的emo靠什么可以缓解呢?多挣钱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采用的投稿文章或网络素材从互联网整合而来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提供证明材料并联系本站予以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anews.com.cn/64370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504415422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